日期:2020年10月05日   

尼采说,人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但不应沉沦,而应以酒神精神、审美的角度来看待人生的境遇,让人们更有勇气与力量来面对自己的生命。真正的艺术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艺术家创作时力量充盈的状态,激起创造状态,激发醉境,像酒神一样高歌。

虽然西方艺术包含了绘画、建筑和雕塑,这里主要还是集中在绘画上,这和西方艺术的组成比例也一致,绘画,特别是文艺复兴开启的绘画艺术,才是西方艺术绽放的开始。

艺术史就是艺术家的历史,作为一个艺术小白,对古往今来的无数艺术大师们,充满了无限的崇敬,在学习过程中,整理出自己的学习之路,让自己可以常常温故大师们的杰作。当然,这写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整理出来的线索,难免疏漏,我会不断地更新修正。

古希腊和罗马

中世纪

文艺复兴

乔托 1266

乔托 1266-1336,是桥梁式画家,承接着中世纪艺术和文艺复兴。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现代绘画天才的奠基者。

《哀悼基督》是乔托为意大利帕多瓦的阿雷那礼拜堂所作的最负盛名的装饰壁画,有了透视的概念,摆脱了中世纪的平面感。

马萨乔 1401

马萨乔,1401-1428,是第一位使用透视法的画家,在他的画中首次引入了灭点。马萨乔的透视法学习是源于佛罗伦萨的伟大建筑家布鲁内莱斯基(1377—1446),他设计建造的圣母百花大教堂,至今仍是佛罗伦萨的地标建筑。

圣三位一体 马萨乔 意大利 湿壁画 1425~1427年 意大利圣玛利亚·诺维拉教堂,

逐出伊甸园 马萨乔 意大利 湿壁画 1426~1427年 布兰卡奇礼拜堂藏

佛罗伦萨画派

达芬奇 1452

达芬奇,1452—1519,是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齐名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

《蒙娜丽莎》(约1503-1506),现藏巴黎卢浮宫,是他极为珍爱的作品,始终带在身边,晚年移居法国也不离左右,最后遗存巴黎。

《最后的晚餐》(约1498),现藏米兰圣玛丽亚德尔格契修道院餐厅。

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1475-1564,文艺复兴巨匠,他和达芬奇一样多才多艺,兼雕刻家、画家、建筑家和诗人于一身,他得天独厚活到89岁。

大卫

哀基督

创造亚当 米开郎基罗 壁画 1510年 280×570厘米 藏意大利西斯廷教堂

创世纪 米开郎基罗 壁画 1510年 36.54×13.14米 藏意大利西斯廷教堂

拉斐尔 1483

拉斐尔,1483—1520,他的一系列圣母画像,和中世纪画家所画的同类题材不同,都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而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美术史上尊称他为“画圣”。

雅典学院 意大利 拉斐尔 壁画 纵279.4×横617.2厘米 梵蒂冈塞纳图拉大厅

草地上的圣母 拉斐尔 意大利 木板油画 1506年 113x88cm 现藏奥地利维也纳美术馆

自画像 拉斐尔 1506年 木板油画 47.3x34.8cm 拉斐尔23岁时的作品

波蒂切利 1445

波提切利 ,1445-1510,是欧洲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画家,

维纳斯的诞生 波提切利 意大利 1487年 画布蛋彩 175x287.5cm 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春 波提切利 意大利 1482年 蛋彩木版 203x314cm 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威尼斯画派

贝利尼 1430

贝利尼,1430-1516,威尼斯绘画派的创始人,文艺复兴后期最伟大的画家之一,艺术逐渐表现出明朗和宁静的境界,描绘的人物蕴含深厚的人性,充溢着乐观的精神。

众神聚宴 贝利尼 意大利 1514年 布上油画 170x188cm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藏

乔尔乔内 1477

乔尔乔内/吉奥乔尼,1477~1510,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画家,架上画的先行者。1510年,正当他才华横溢,精力充沛,大展宏图之际,威尼斯发生了一次可怕的鼠疫。据说,当时画家正热恋一位漂亮的威尼斯姑娘,那姑娘染上鼠疫,画家不顾一切地去看望她,致使自己染鼠疫去世,只活了33岁。

入睡的维纳斯 约1510-1511年 乔尔乔内和提香 意大利 108.5cm×175cm 布面油彩 德累斯顿国家美术馆藏(乔尔乔内最成功的油画作品,最后由提香完成,维纳斯作为一个女性模特的做法,也影响了后世的许多画家,如提香、普桑、委拉斯贵兹、戈雅、马奈、毕加索等)

暴风雨 约1505-1507年 乔尔乔内 意大利 82cm×73cm 布 油彩 威尼斯美术院藏

卡斯泰尔弗兰科 乔尔乔内 意大利 1504年 37x46cm 祭坛油画

劳拉像 乔尔乔内 意大利 布面油画 1506年 40x60cm

提香 1490

提香作品集,1490~1576,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的伟大画家,威尼斯画派的代表,青年时期一度与乔尔乔涅紧密合作,乔尔乔涅死后即成为威尼斯画派领袖,在文艺复兴画坛活动60余年,作品遍及西欧各国,以绚丽色彩和健美造型树立了新的艺术典型。

崇拜维纳斯 提香 意大利 1519年 布面油画 175x172cm 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酒神的狂欢 提香 1518~1520年间 油画 175×193厘米大 藏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达那厄

《人间的爱与天上的爱》,约1515年,意大利,提香,画布油画,118cmx279cm,罗马波尔葛塞美术馆藏

丢勒 1471

丢勒,1471-1528,德国最伟大的画家,德国文艺复兴的巨匠,是油画家、版画家、水彩画家及艺术理论家。

自画像 丢勒 1498年 板上油画 52x41cm 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丢勒的母亲肖像 丢勒 德国 1514年 木炭素描 42x30cm 英国伦敦国立美术馆

野兔 丢勒 德国 1502年 纸上水彩画 25.1x22.6cm 奥地利维也纳阿尔贝蒂娜博物馆

十三岁时的自画像 丢勒 德国 1484年 素描 40x30cm 奥地利维也纳阿尔贝蒂娜博物馆

勃鲁盖尔 1525

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1525-1569)16世纪尼德兰地区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欧洲美术史上第一位“农民画家”。生于尼德兰北方的荷兰省北部布拉班特州勃鲁盖尔村。他是欧洲第一个在绘画中自觉而大量地描绘农民形象的画家,一生以农村生活作为艺术创作题材,故有“农民的勃鲁盖尔”之称。他的艺术语言朴实亲切,散发着尼德兰的泥土香气。

雪中猎人 勃鲁盖尔 尼德兰 油画 1565年 117×162厘米 藏维也纳艺术博物馆

建造巴贝尔塔 勃鲁盖尔 尼德兰 油画 1563年 155x114cm 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藏

收割 勃鲁盖尔 尼德兰 木板油画 1565年 160.7x118cm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自画像素描

乡村婚宴 勃鲁盖尔 1568年 木板油画 114×164cm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巴洛克风格

卡拉瓦乔 1571

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1-1610),意大利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1593年到1610年间活跃于罗马、那不勒斯、马耳他和西西里。 他从九十年代起创作了一系列表现了叛逆精神的宗教题材作品,他毫无顾忌地把流浪汉、渔夫、吉卜赛人大胆地画进了神圣的祭坛里,“不画不存在的人!”。在这些作品中人物充满了激动不安的热情,他们就象是一群暴动者骚动不安。在这些画幅里画家运用了复杂的光线在画面上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那些充满力量的线条,表现出人物的粗犷的性格。他通常被认为属于巴洛克画派,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个人超喜欢放荡不羁的卡拉瓦乔!

占卜者 卡拉瓦乔 意大利 布面油画 1596年 99×131厘米 巴黎卢浮宫藏

打牌作弊者 卡拉瓦乔 意大利 1595年 布面油画 107x99cm 私人收藏

圣马太与天使 卡拉瓦桥 意大利 布面油画 1602年 296.5x195cm

圣马太蒙召 卡拉瓦乔 意大利 布面油画 1599年 322x340厘米 罗马路易吉·德佛朗西斯教堂收藏

被蜥蜴咬伤的男孩 作于1595 - 1600 年;藏于英国伦敦国家画廊

手捧水果篮的男孩

鲁本斯 1577

鲁本斯作品,(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是佛兰德斯大画家,他是欧洲第一个巴洛克式的画家,他的绘画具有巴洛克艺术的壮丽风格。他在二十年代所画肖像,绝大部分是盛装的、外表上十分华贵的贵族肖像,还有比较朴素的便装肖像的为数甚少。他画的肖像之所以引人入胜,不仅由于绘画技巧的完美,同时还由于他在肖像里表现了脉搏在热烈地跳动、目光中充满了生命力、富有弹性的皮肤的栩栩如生的人物。鲁本斯还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外交家,曾代表赞助他的意大利小公国出使西班牙,在西班牙还指导过后来赫赫有名的委拉斯凯兹。

海伦娜·弗尔曼肖像 鲁本斯 1631年 79×54厘米 现存伦敦国立美术馆

三圣贤的朝拜 鲁本斯 油画 1609年 346×488厘米 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藏

玛丽.美第奇像 鲁本斯 油画 1622年 130×108厘米 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藏

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

四大陆

委拉斯凯兹 1599

委拉斯凯兹(diego rodriguez de silva velazquez 1599-1660), 又译委拉斯贵支,是17世纪上半叶西班牙杰出的绘画大师,巴洛克式画家,也是西班牙具有贵族威严的绘画巨匠。他24岁入宫,成了腓力四世的宫廷画家。但是,他的艺术并没有因身在宫内而受到束缚,他不仅画君王、王后、王子、公主,也画乞丐、侏儒、白痴和无权无势的朋友;他不仅画《圣经》主题,也借希腊神话主题画风情画、风俗画和人体画。代表作品有《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宫娥》等。

教皇英诺森十世像 委拉斯凯兹 西班牙 1650年 油画 140X120厘米 罗马利来-庞斐利画廊

宫娥 委拉斯凯兹 1656年 318×276厘米 藏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小公主 委拉斯凯兹 西班牙 1659年 布面油画 127x107cm 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博物馆

煎鸡蛋的妇人 1618年,101×120厘米 爱丁堡爱尔兰国立美术馆

伦勃朗 1606

伦勃朗, 1606~1669 ,是世界美术史上一位伟大的荷兰现实主义画家,荷兰最杰出的肖像画大师,也是17世纪整个欧洲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油画和铜版画方面,都有很高成就。画风质朴自然,画作体裁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善采取强烈的明暗对比画法,用光线塑造形体,画面层次丰富,富有戏剧性。他对光线的把控登峰造极,被誉为“45度光影大师”。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伦勃郎 荷兰 布面油画 1632年 169.5×216.5cm 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藏

夜巡 伦勃郎 油画 1642年 363×437厘米 现藏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

1660年画架前的自画像 伦勃郎 布面油画 1661年 111x90cm 巴黎卢浮宫藏

维米尔 1632

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1632—1675)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但却被人遗忘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是风俗题材的绘画,基本上取材于市民平常的生活。他的画整个画面温馨、舒适、宁静,给人以庄重的感受,充分表现出了荷兰市民那种对洁净环境和优雅舒适的气氛的喜好。维米尔留传下来的作品只有40幅左右,其中多数都是绘画精品。被称为“荷兰小画派”的代表。

带珍珠耳环的少女 维米尔 荷兰 1665年 布面油画 44.5x39cm 荷兰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

倒牛奶的女佣 维米尔 荷兰 布面油画 1658年 45×41厘米 现藏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

洛可可风格

华托 1684

让·安东阿·华托(Jean Antoine Watteau,1684-1721) 法国杰出的洛可可画家。出身于一个烧瓦工人的家庭,早期曾受威尼斯画派和鲁本斯的艺术影响,作品多描绘富家男女的闲逸生活,画风抒情,画中人物带有忧郁之感,反映了贵族阶级精神上的空虚、无聊和彷徨。来到巴黎后,结交了一些上层社会的人士,逐渐把题材转向了描绘贵族男女寻欢作乐的生活中,这种转变是和当时法国的时代有关。

舟发西苔岛 华托 法国 布面油画 1717年 129×194厘米 巴黎卢浮宫藏

西苔岛的巡礼 华托 法国 布面油画 1717年 129x194cm

小丑 华托 法国 布面油画 1718年 185x150cm 巴黎卢浮宫藏

意大利喜剧演员 华托 法国 布面油画 1720年 81x67cm

热尔桑的画店 华托 法国 1720年 帆布油画 182cm×306cm 布 油彩 柏林德国国家美术馆藏

任性的女人 华托 法国 布面油画 1718年 42x34cm 列宁格勒爱尔米塔日美术馆

布歇 1703

弗朗索瓦·布歇(Frangois Boucher 1703-1770年),罗可可绘画的代表者,十八世纪法国深得当时统治者赏识的画家,32岁就当选为皇家美术学院院士,以后又荣获法国皇帝路易十五首席画师的称号。晚年升为皇家美术学院院长。布歇的这种社会地位和他所处的上层社会,决定了他的艺术主要是迎合当时上流社会的需要。《浴后的狄安娜》就是这一类作品的代表。它假借罗马神话中狩猎女神狄安娜的名义,描绘了上层社会所喜欢的裸女。

蓬巴杜夫人 布歇 法国 1756年 布面油画 100x80cm

蓬巴杜夫人 布歇 法国 布面油画 1756年 201cm×157cm 德国慕尼黑古典美术馆藏

宫女莫菲 布歇 布面油画 1751年 53×64厘米 巴黎卢浮宫

日出 布歇 法国 1753年 324cm×264cm 布 油彩 伦敦华莱士收藏馆藏

中国皇帝上朝 布歇 法国 1742年 布面油画 60x80cm 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弗拉戈纳尔 1732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Jean Honore Fragonard,1732-1806),洛可可艺术重要的代表人物。师从布歇,20岁自立门户,是布歇的学生和继承人,他在24岁时获得皇家奖学金赴罗马法兰西学院深造两年,尔后游历考察意大利艺术史迹,仔细地研究过提埃波罗等大师的成就,29岁返回巴黎,不久即被选为皇家美术学院院士。在弗拉戈纳尔的艺术中不仅受到布歇和意大利的艺术影响,还有来自北方的鲁本斯的色彩和伦勃朗的明暗法,这使他能立足于广博的艺术精华基础之上,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秋千 弗拉戈纳尔 法国 1766~1768年 油画 83×66厘米 伦敦华莱士陈列馆

读书少女 弗拉戈纳尔 法国 1785年 油画 64×51.8厘米 温特图尔奥斯卡·莱因哈特收藏馆藏

门闩 弗拉戈纳尔 法国 布面油画 1777年 73x93cm 巴黎卢浮宫藏  

新古典主义

大卫 1748

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 Louis David 1748年8月30日-1825年12月9日),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的领导者,在法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严谨质朴,气势宏伟。在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雅各宾专政时期,曾任公共教育委员会和美术委员会的委员。早期作品以历史英雄人物为题材,如《荷拉斯兄弟之誓》、《处决自己的儿子布鲁特斯》等。1793年完成名作《马拉之死》。1794年雅各宾政权被反革命颠覆,经过五年的混乱,拿破仑掌握政权后,大卫做了拿破仑一世的宫廷画家。这时期创作了歌颂拿破仑的《加冕式》、《授旗式》等作品。1816年拿破仑被推翻,波旁王朝复辟,将曾对处死路易十六投赞成票的达维德驱逐,他被迫迁居比利时布鲁塞尔,最终客死异国。

苏格拉底之死 大卫 法国 1787年 布面油画 129.5×196.2cm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马拉之死 大卫 1793年 布油彩 162cm×125cm 布鲁塞尔比利时皇家美术馆藏

拿破仑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礼 大卫 法国 1815年 布面油画 610×931cm 巴黎卢浮宫藏

萨宾妇女 大卫 法国 1799年 布面油画 385×522cm 巴黎卢浮宫藏

荷拉斯兄第的宣誓 大卫 1784年 法国 330cm×425cm 布油彩 巴黎卢浮宫藏

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 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 大卫 法国 1801年 油画 260x221cm 马尔曼松皇家博物馆藏

安格尔 1780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是继大卫之后法国新古典主义画派的最后代表。安格尔出生于法国西南部,从小就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在美术和音乐方面都颇有天赋。安格尔17岁到大卫画室学习,得到真传。两年后考入美术学院,获罗马大奖。5年后去罗马,把拉斐尔作为毕生崇拜的对象。其作品工整细致,用色鲜明和谐。曾两次去意大利长时间研究古典美术;在本国曾任巴黎艺术学院的教授多年。安格尔的声誉如日中天时,也正是古典主义面临终结,浪漫主义崛起的时代,他和新生的浪漫主义代表人德拉克洛瓦之间发生许多次辩论,浪漫主义强调色彩的运用,古典主义则强调轮廓的完整和构图的严谨,安格尔把持的美术学院对新生的各种画风嗤之以鼻,形成学院派风格。

泉 安格尔 法国 布面油画 1856年 163x80cm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土耳其浴室,于1862年创作,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

布罗格利公主 安格尔 布面油画 1853年 121.3×90.8厘米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大宫女 安格尔 油画 1814年 91×162厘米 藏于巴黎卢浮宫

浴女 LA PETITE baigneuse 安格尔 法国 布面油画

贝尔登肖像 安格尔 法国 布面油画 1832年 118x95cm 现藏巴黎卢浮宫

24岁自画像 安格尔 法国 布面油画 1804年 69.9x86.4cm

席里柯 1791

泰奥多尔·席里柯(Theodore Gericault,1791-1824),法国著名画家,新浪漫主义画派的先驱者。 生于法国鲁昂,幼年随全家迁往巴黎,1808年从画马名家韦尔内学画。1810年入盖兰画室,与德拉克洛瓦相识,常去卢浮宫临摹古代大师的名作。1816–1817年赴罗马学习。回到巴黎后展出了那幅著名的《梅杜萨之筏》。随后,他去了英国学习画马。在英国, 席里柯由于一次意外坠马而英年早逝。他只活了33岁,短暂的一生给人类留下的艺术遗产有191幅油画、180余幅素描、100余幅石版画和6件雕塑,其中《赛马》、《轻骑兵军官》、《奴隶市场》等都广为人们所称道。

梅杜萨之筏 席里柯 1818—1819年 布面油画 491×716cm 巴黎卢浮宫

德拉克罗瓦 1798

德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ix,1798—1863)法国著名画家,曾师从法国著名的古典主义画派画家大卫学习绘画,但却非常欣赏荷兰画家鲁本斯的强烈色彩的绘画,并受到同时代画家热里科的影响,热心发展色彩的作用,成为浪漫主义画派的典型代表。他的画作对后期崛起的印象派画家和梵高的画风有很大的影响。

自由领导人民 德拉克洛瓦 法国 1830年 布面油画 260×325厘米 巴黎卢浮宫藏

坐在墓园的少女 德拉克洛瓦 法国 1824年 布面油画 66×54厘米 巴黎卢浮宫藏

希阿岛的屠杀 德拉克洛瓦 1824年 布面油画 417×354cm 法国巴黎卢浮宫

库尔贝 1819

库尔贝,(Gustave Courbet 1819-1877)是法国大名鼎鼎的画家,是现实主义大师。他生于奥尔南一个农场主家庭,早年学过法律,以后改学美术,1839年他到巴黎学画,1841年,他的父亲送他到巴黎念大学,要他学习法律,但他却立志做一名画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他也是一位革命者,1871年,他参加了著名的巴黎公社起义,被选举为巴黎公社的美术委员会主席,他在巴黎公社失败后被捕入狱,出狱后流亡瑞士,在贫困和疾病中死去。

画室 库尔贝 法国 1854-1855年 布面油画 361x598cm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路遇 库尔贝 布面油画 1854年 129×149厘米 法国朗基多克法伯荷美术馆藏

石工 库尔贝 1849年 布面油画 450×541.5厘米 私人收藏

奥尔南的葬礼 库尔贝 布面油画 1849-1850年 314 x 663 cm

附录1 西方艺术流派

以下内容摘录自正一艺术 - 西方艺术流派

原始古代

时间:(公元前-公元476年)

原始艺术。是指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原始美术包括洞窟壁画、岩画、雕刻、建筑等。大多数现已发现的美术作品集中在欧洲,分别属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古埃及艺术。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建立了统一的专制王朝。此后,埃及经历了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前1071-前332)三个统一时期。古埃及艺术。一般指公元前332年前的埃及美术。其特点是:建筑体量巨大,宏伟壮观,具有强烈的崇高感;雕刻朴素写实,整体性强,有观念化、概念化和程式化的倾向;绘画线条流畅优美,色彩丰富。现遗存一些金字塔、雕刻和墓室壁画。埃及艺术是人类最早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美索不达米亚艺术。公元前3000-前331年出现于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一带(即今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约旦、巴勒斯坦一带和伊朗西部)的美术。美索不达米亚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两河之间。其特点是:各种艺术风格互相渗杂,多种渊源汇集,造型艺术绚丽多彩。传世艺术品有圆雕、浮雕、陶器、乐器和贵金属工艺品,以及巨大的神庙和宫殿遗址。

希腊艺术。通常指公元前12-前1世纪希腊及其附近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的美术。广义上包括爱琴艺术。公元前5-前4世纪,是希腊艺术的全盛时期,产生了米隆、菲迪亚斯、波利克里托斯、斯科帕斯、普拉克西特列斯等艺术家和帕提侬神庙、宙斯祭坛等建筑艺术。其雕刻具有强健的体魄、昂扬的精神和典雅优美的造型,被尊崇为造型艺术的典范。

罗马艺术。公元前509-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的美术。继承希腊艺术成就,融会欧洲、北非、西亚美术的地方因素,创造了大量的美术作品。其内容多为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形式上追求宏伟壮丽,刻画人物强调个性。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筑、壁画、肖像雕刻方面。

中世纪

时间:(476-15世纪)

中世纪艺术。一般指5-15世纪的西方美术。主要表现在建筑的高度发展,各种形式的大教堂,如拜占庭教堂、罗马式教堂、哥特式教堂在艺术上和工程设计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雕刻、镶嵌画、壁画、插图画等也获得了繁荣。中世纪艺术属于基督教艺术,它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而往往以夸张、变形等手法表现精神世界。 中世纪:历史学上一般指封建制时代。主要用于欧洲。时限是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基督教艺术。早期基督教艺术出现在公元2世纪下半叶或3世纪上半叶,图像偏重于对某事物的象征性或寓意性。由于公元二世纪到四世纪期间的基督教被罗马皇帝视为非法宗教,早期基督教艺术主要出现在地下墓室。[1]壁画沿袭希腊罗马的风格,题材则与基督教相关。直到公元313年,罗马帝国君主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的《米兰诏书》,自始对基督教艺术及西方文明有决定性的影响。随着时间推进,早期基督教艺术逐渐脱离古罗马末期的古典风格形成拜占庭艺术。

拜占庭艺术。公元4世纪到15世纪的罗马帝国美术和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美术,即宗教美术和封建帝国美术。以罗马晚期的艺术形式和以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为中心的东方艺术形式相结合为风格特点。在教堂建筑、圣像画、镶嵌画、壁画、细密画及工艺美术的风格创造上,都有较大的成果。后期风格因受教会束缚,倾向于公式化、概念化。对中世纪欧洲各国,尤其是东正教国家的艺术有很大影响。

罗马式艺术。欧洲9至12世纪流行的一种以建筑为主体的艺术形式。建筑多为教堂和修道院,以厚重坚实的墙壁、高大雄伟的塔楼和半圆形拱穹结构为主要特征。著名的建筑有意大利的比萨大教堂、法国的普瓦提埃大教堂、德国的沃姆斯大教堂等。出现在教堂外部墙壁上的雕刻多取材于《圣经》故事,并以非写实性和框架法为特点。

哥特式艺术。欧洲12世纪中叶至16世纪初的一种艺术。以大教堂建筑为主,一反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的式样,以广泛运用交叉肋拱、高扶壁、飞扶壁、尖拱结构和新装饰体系为特征。反映了基督教盛行的时代观念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物质文化面貌。代表作品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英国的林肯教堂和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等。

文艺复兴时期

时间:(14-16世纪)

文艺复兴艺术。欧洲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的艺术。开始于意大利,后扩大到尼德兰、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并席卷全欧洲。以贯彻现实主义和体现反封建反宗教的人文主义思想为主要特征。代表人物有画家达·芬奇、拉斐尔,雕塑家米开朗琪罗等。作为西方近代艺术源头的文艺复兴艺术,其基本风格和表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艺术的主要传统,影响极其深远。

佛罗伦萨画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形成的美术流派,13世纪末已经形成,早期代表画家有:乔托·迪·邦多纳、马萨乔、安杰利科、乌切洛、波提切利等。盛期代表画家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15世纪中叶以后佛罗伦萨画派已呈衰退之势,取而代之的是以罗马为中心的罗马画派。16世纪末,由于佛罗伦萨政治上失去独立,经济衰落,以及画家盲目崇拜前辈的结果,逐渐走向风格主义。

威尼斯画派。是16世纪以威尼斯画家乔尔乔内和提香为代表的绘画形式。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该画派以人文主义思想为主导,吸收尼德兰美术的油画技法,偏重色彩和感觉效果,画面绚丽,构图新颖。对欧洲绘画有很大影响。代表人物有乔尔乔内、提香、丁托列托等。

尼德兰画派。中世纪的尼德兰包括现在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东北部的一些地区。15世纪尼德兰画派成就非常突出。尼德兰画派的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祭坛画与独幅木板画,因为尼德兰美术脱胎于中世纪的哥特式艺术,使得尼德兰文艺复兴初期的绘画有比较浓郁有宗教气息,总的绘画倾向是:严肃、静穆,人物形象不够生动自然。另一方面,尽管这些作品大多表现了传统的宗教题材,却由于画家对描写世俗生活和周围环境的兴趣大大增长,作品中便不时体现出现实主义倾向。罗伯特·康宾和扬·凡·埃克是尼德兰画派的主要奠基人。

枫丹白露画派。是16世纪活跃在法国宫廷的美术流派。是国际样式主义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以法王两次修建巴黎郊外的枫丹白露宫为契机形成了两代枫丹白露派画家,第一代枫丹白露派画家由来自意大利的画家罗索、普里马蒂乔和雕塑家切利尼等人与法国画家库新、卡龙、雕刻家古戎和庇隆等人合作,在宫廷内外的装饰上形成了一个风格性很强的艺术流派。

十七十八世纪

学院派艺术。始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十七八世纪在英、法、俄等国流行,其中法国的学院派因官方特别重视,所以势力和影响最大。学院派重视的规范,包括题材的规范、技巧的规范和艺术语言的规范。由于对规范的过分重视,结果导致程式化的产生。学院“ Academy ”一词最初含“正规“、走正路不走邪路的意思。如何才能走正道,在学院派看来就是重视传统,向传统学习,因而学院派反对所有的改革。学院派十分重视基本功训练,强调素描,贬低色彩在造型艺术中的作用,并以此排斥艺术中的感情作用。这些特点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正反两方面的。代表人物卡拉契兄弟,大卫,安格尔等。

样式主义。意大利16世纪中后期的美术流派,代表著盛期文艺复兴渐趋衰落后出现的追求形式的保守倾向。样式主义时期的艺术并未形成统一的风格,艺术家们各自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如夸张变形的手法,强调细节的修饰,突出个性的表现,反对理性、典雅、优美的原则,强调想像等等。总之,我们把这一时期出现的不同与盛期文艺复兴理性优美原则的艺术,都归为样式主义。代表画家布龙齐诺(1503~1572),瓦萨里。

现实主义艺术。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与样式主义艺术和学院派艺术相对立的是现实主义艺术。现实主义艺术家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深刻而全面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此时劳动者真正成为绘画中的主体形象,大自然也作为独立的题材受到现实主义画家青睐。这一时期现实主义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卡拉瓦乔。

巴洛克艺术。巴洛克(Baroque)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它的名称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来自葡萄牙或西班牙语,意思是不圆的珠子;又一说它来自意大利语,有奇特、古怪或推论上错误的含义。总的来说这个名称在当时含有贬意,是18世纪古典主义艺术理论家对于上一个世纪一种艺术风格的称呼。代表性人物贝尼尼,鲁本斯。

佛兰德斯美术。16-18世纪尼德兰南部(今比利时及法国一小部)美术的通称。原为尼德兰美术的一部分。1579年荷兰独立后,即称佛兰德斯美术。既带有民主性倾向,又保留着明显的贵族性和宗教性,追求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代表人物有勃鲁盖尔、鲁本斯、凡·戴克等。对欧洲美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荷兰画派。17世纪兴起于荷兰。摆脱了对宫廷贵族和天主教会的依附,转向为新兴的市民阶级服务。用写实手法描绘人民生活和自然风景。除肖像画和宗教历史画外,还发展了风景画、风俗画、静物画及动物画。代表人物有哈尔斯、伦勃朗、维米尔。1609年的尼德兰革命,建立起荷兰共和国,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荷兰绘画得到空前繁荣。

塞维利亚画派。17世纪上半期,西班牙最重要的画派之一是南方的“塞维利亚画派”。“塞维利亚画派” 主要描绘寂静的僧侣世界,平凡中含有诗意。这个画派的宗教题材画:有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并不过分渲染宗教气息,反而富于生活的情趣,具有强烈的世俗化倾向。有三个最杰出的代表:穆里罗,苏巴朗,委拉斯贵支。

古典主义。西欧文学艺术上的一个流派,盛行于17世纪,延续到18世纪后期。主要特点是模仿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形式,尊重传统,崇尚理性,要求均衡、简洁,表现出反宗教权威的精神。但由于模拟多,创造少,不能反映现实。代表画家普桑,乌埃,勒布伦,拉图尔,勒南兄弟,洛兰等。

洛可可艺术。洛可可(rococo),源于法文rocaille,意为贝壳形。指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统治时期(1715-1774)所推崇的艺术风格。在工艺美术、绘画、建筑等方面尤为明显。以具有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琐的装饰性为其特征。洛可可艺术在形成过程中,曾受到中国明清工艺美术的影响。绘画方面,以法国画家布歇·弗拉戈纳尔等人为代表。建筑方面,以法国巴黎苏比斯府为代表。

新古典主义艺术。18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初流行于西欧的美术样式。它力求恢复古典美术(主要指古希腊罗马艺术)的传统,追求古典式的宁静,重视素描,强调理性。代表人物有法国画家大卫,热拉尔,安格尔,普吕东等。

十九世纪

浪漫主义画派。19世纪初至30年代在法国兴起。该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羁绊,采用现实生活、中世纪传说和文学名著为题材,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像和创造。画面色彩热烈,笔触奔放,富有运动感。代表人物有籍里柯,德拉克洛瓦,卡尔波等。

批判现实主义。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中的主流理论,它也是一个多义且有争议的概念。虽然现实主义的批评者和支持者经常将其视为一个统一的思想整体,但实际上,现实主义并不是一个单一或统一的理论。代表画家有库尔贝(1819-1877年),卢梭,科罗,米勒,杜米埃等。

巴比松画派。19世纪产生于法国。巴比松系巴黎近郊的一个村庄。1848年,以特奥陀·卢梭为首的部分青年画家因不满学院派的艺术和官方沙龙审查制度,先后来此定居作画。他们以农民生活、农村风景为题材,主张走出画室,“回到自然”。作品具有真实、朴素、田园诗般的风格。代表人物还有米勒、杜普雷等。

印象画派。19世纪末期流行于法国。名称源于1874年评论家路易·勒鲁瓦对莫奈所作《日出印象》一画的嘲笑而来。该派把光和色看作画家追求的主要目的,强调画家应该走出画室,面对真实的自然物象进行写生。代表人物有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德加等。

新印象画派。也称“点彩派”。19世纪末从法国印象画派发展而来。该派认为印象画派表现光色效果的方法不够严格,主张用不同的色点排列组合作画,具有镶嵌装饰画的效果,但画法机械。代表人物有修拉、西涅克等。

后印象画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法国。他们反对印象画派的客观主义表现和片面追求外光与色彩,强调主观感受的表达,重视形和构成形的线条、色块和体积。代表人物有塞尚、凡·高、高更等。

纳比派。法国的艺术社团,1891年出现于巴黎,其主要成员是巴黎朱利安美术学院的学生。这是一个为期很短的艺术运动,主要参加者是法国的画家和雕塑家。纳比派的主要理论家德尼,将纳比派的特色归纳为两种变形的理论:客观的变形和主观的变形。主要成员有塞律西埃、德尼、波纳尔、鲁塞尔、维亚尔、朗宋和瑞士画家瓦洛东等。

柏林分离派。19世纪末由德国柏林官方艺术组织中分离出来的美术家联盟。1898年柏林美术学院以利贝曼为首的十一人社与其他组织共同组成了柏林分离派。他们极力推崇法国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以新的艺术目标与学院派和官方艺术相抗衡。其创作活动一直延续到1914年。代表画家为利贝曼。

象征主义。十九世纪末叶在法国兴起的颓废主义文艺思潮中的一个主要流派。其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世界”是真的﹑美的。要求用晦涩难解的语言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形成某种”意象”,即所谓”象征”。法国象征派诗人以马拉美﹑魏尔伦等为代表;戏剧方面以梅特林克为代表;美术方面以摩罗 、夏凡纳和雷东为代表。

拉斐尔前派。19世纪中叶出现于英国的画派。认为绘画艺术至拉斐尔时盛极而衰,故企图复兴拉斐尔以前的艺术以振兴英国画坛。其绘画题材多为神话传说、圣经故事及内容严肃的文学作品。画风严谨、细致。代表人物有罗赛蒂、亨特、密莱斯、伯恩·琼司等。

哈得逊河画派。美国风景画派。以纽约为基地,活跃于1820~1880年间。18世纪的美国人大部分时间都忙于在荒野奋斗以求生存。到了19世纪,他们在这种斗争中获得了胜利,于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怀旧和浪漫的情绪便油然而生,这样,风景画开始在美国流行。一批以哈得逊河沿岸风光为题材的风景画家被称为“哈得逊河画派”,这标志着美国美术开始摆脱欧洲的影响,逐步显露出自己的品格。代表画家科尔,道蒂,杜兰德,布莱克洛克等。

巡回展览画派。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现实主义画家团体,以在俄国各大城市举行美术展览活动而著名。受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美学观点影响,不少作品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代表人物有列宾、克拉姆斯柯依、苏里柯夫等。

二十世纪

立体主义。1908年产生于法国,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着力表现有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人们以立体主义这一称呼来给毕加索、布拉克、格里斯和莱热在1907年到1914年期间的艺术探索性创作命名。

野兽主义。1905年产生于法国松散的美术社团。野兽主义画派吸收了东方和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创造一种有别于西方古典绘画的疏、简的意境,有明显的写意倾向,同时追求更为主观和强烈的艺术表现。马蒂斯是野兽主义的领袖。

表现主义。注重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揭示,不拘泥于视觉特征的真实。它是20世纪初期绘画领域中特别流行于北欧诸国的艺术潮流。代表画家是荷兰人凡·高、法国人劳特累克、奥地利人克里姆特、瑞士人霍德勒和挪威人蒙克。

维也纳分离派。是在奥地利新艺术运动中产生的著名的艺术家组织。1897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批艺术家、建筑家和设计师声称要与传统的美学观决裂、与正统的学院派艺术分道扬镳,故自称分离派。其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的自由”。代表人物有克里姆特、席勒、霍夫曼等。

超现实主义画派。1924年产生于法国。由法国作家布雷东发起。在巴黎先后发表两次《超现实主义宣言》,形成了超现实主义画派。认为“下意识的领域”,如梦境、幻觉、本能等是创作的源泉,主张从潜意识的思想实际中求得“超现实”。作品主要描写潜意识领域的矛盾现象,把生与死、过去与未来、真实与幻觉统一起来,具有恐怖、离奇、怪诞的特点。代表人物有米罗、达利、马格利特、唐吉等。

达达主义。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艺术流派。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代表人物杜尚、恩斯特等。“达达”一词,意即孩子不明确的呀语,没有什么意义。

抽象主义。20世纪初产生于西方国家的美术流派。他们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主张以色彩、线条、形状等抽象形式来表现艺术家的主观心灵。一般分为两大体系:一为几何抽象,即画面运用抽象的几何形体或线条构成。代表人物有俄国的马列维奇、荷兰的蒙德里安。一为抒情抽象,用色彩、线条、各类形体的构成直接抒发感情。代表人物有俄国的康定斯基。

行动画派。20世纪产生于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的重要分支。创作时,以画布铺地,画家在其上滴洒颜料来显示作者感情的自发冲动和强烈的动作效果为特征,亦称“动作画派”。代表画家有波洛克等。

波普艺术。又称“新写实主义”或“新达达主义”。20世纪60年代风行于欧美的艺术流派。多以社会上流行的形象(如各种商业广告、电视、连环漫画中的人和物)或戏剧性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使用材料包括各种塑料、霓虹灯和发光颜料等。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劳申伯格、 沃霍尔,英国的汉密尔顿等。

照相现实主义。又称“超级现实主义”。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艺术流派。主张艺术的要素是“逼真”和“酷似”,反对艺术家离开客观对象的任意发挥。画家作画大多利用或者临摹照片,或用幻灯机将底片投射到画布上,然后在投影上着色。作品尺幅巨大,注重表现生理细节。所作雕塑与真人一般大小,涂以肤色,配以衣服道具,极度逼真。代表人物有查克·克洛斯、汉森等。

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其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这种放弃表现在拒绝现代主义艺术作为一个分化了文化领域的自主价值,并且拒绝现代主义的形式限定原则与党派原则。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五个基本点:矛盾、不连续、随意、无节制、流程短。后现代主义虽然与现代主义有背道而驰的一面,但是本质上是现代主义的继续与发展。 代表索扎斯、芭芭拉•克鲁格。

附录2 艺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