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03月14日   

前言

终于,刷完了刘擎老师的课,不过瘾,又去买了刘老师的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一个周末就读完了,过瘾!但是,要真正的理解和记住这么多思想和思想家,最好的办法还是写一篇博客、做一次讲座,所以,就坐下来,把自己所学所思写下来,留给自己回味。

自从启蒙运动、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的力量改变了整个世界和我们每个人。我曾经一度就是这种科技力量的崇拜者,是一个标准的“理工男”。但是,隐约当中,总是觉得貌似还是很多问题是无法靠科学可以解决的,在我脑海中其实存在很多很多问题:

  • 为什么人们观念上差别这么大,为什么谁也无法说服别人?
  • 自由究竟是什么?自由主义是好还是坏?为何我认为自由是人的天性,而有人就是觉得集体、国家的利益是凌驾在自由至上的?
  • 挣钱为何成了每个人的宿命般的命运,仿佛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挣钱
  • 为何每个人都在疯狂的刷抖音、看综艺,他们难道不觉得无聊么?他们为什么变得如此容易被操控?
  • 西方这套东西究竟是怎么来的?比如宪政、自由民主的观念? …..

这些困惑,恰恰就是现代思想这门课里探讨的东西。

韦伯

韦伯,是第一个全面性反思现代性的学者,过去我们都是推崇理性主义,特别是科学理性主义,在我们眼里,科技的发展就是进步,进步有错么?进步不好么?韦伯恰恰对理性、科学是进步的这个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科学是通向幸福之路,是一种天真的乐观主义”。科学无法回答我们,什么是“幸福”。

韦伯有四个观点:“世界的祛魅”、“诸神之争”、“现代的铁笼”、“工具理性”

我挨个说说这几个观点:

祛魅,就是去除神秘性,世界的神秘性没了,为何?因为科技的发展,过去那些神秘的现象都得到了解释,人们不再相信神话、迷信。然后,接下来,这股理性风,就刮到了宗教,人们开始质疑宗教的合理性,直到尼采喊出“上帝死了”!人们彻底的不再相信什么了。科学,使人们从古代的神秘中清醒,甚至抛弃了宗教,可是,接下来就是,我们还有什么可以信仰的东西么?

好吧,你说,你可以信仰各种价值观。当今这个世界,价值观已经多元化,所以,就引出了韦伯的第二个观点,“诸神之争”,“诸神”就是指的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他们之间的冲突,就如同诸神之争一般,喋喋不休、永不停歇。科学,有客观的评价标准,但价值呢?没有标准。所以,这场诸神之争,注定了永无停息之日。

多元化,让我们每个人都倍感困扰,“我喜欢”,这3个字充满了善变,我们每个人在这场选择中,动摇、困惑和焦虑,这正是现代人的精神特质。

而真理也没有越辩越明,而是越来越割裂,世界被价值多元化,割裂成一个个封闭的社群,君不见美国大选中选民的割裂,还是微博知乎上各种口伐笔诛的愤怒,都是多元化带给我们的后果。

韦伯提出了“工具理性”的概念,它关注于手段,追求最高的效率、最优的方法,关注成本收益,他是确定的,也正因为确定和有标准答案,人们容易在工具理性上达成一致;与之对应的是“价值理性”,他关注目的,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很难让人们统一成一种认知。而工具理性,在现代的社会,已经压倒性的打败了价值理性。我们现在社会、各国政府、各类机构、各种公司,都充满了工具理性,追求效率,追求规范。诚然,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庞大的理性编织的体系,我们的生活才可以物质丰富、极大便利,但是,这个系统的副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人在这个系统当中,成为指标、成为资源,成为KPI,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高速运转的系统中,被“异化”,被“非人化”,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优质的零件,去迎合这个系统。你肯定能明白我描述的这个充满了996、KPI、“有规定…”的这个世界,没人关心你的心灵、你的苦闷、你的焦虑、你的精神诉求。韦伯说:“专家没有灵魂”!

关于信仰

我们做事都是要有目的的,而目的背后有更大的目的,这个目的不断地递归下去,便是你的人生信仰或者说是“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即使你不想这么累的问题,那么“死亡”和“贪欲”还是时时困扰着你,我们总会面对亲人死亡或者自己面临死亡前深刻的悲凉,总会被欲望控制时产生的对自己的失望和羞耻感,都时时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卑微。而信仰,让我们相信可以实现对生命的超越,帮助我们面对死亡的恐惧,为我们提供克服欲望的崇高感。“信仰是心灵的故乡,让生命的意义找到寄托”。

信仰就是韦伯所说的价值理性范畴的东西,你用工具理性、用事实判断标准,去评判信仰根本行不通,“信仰和真理之间存在一个逻辑断裂”,克尔凯郭尔因为理性和推理无法求证信仰困扰一生,最后他的结论是,“你不得不纵身一跃,才可能超越这道鸿沟,这完全是一场冒险,我们不知道这纵身一跃是抵达拯救的彼岸,还是彻底跌入虚空的深渊”。

而作为现代的人的我们,没有信仰,我们是一群心灵无处安放的孤独的灵魂,这种困境,就是“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尼采

前面提到过尼采,尼采说“上帝死了”,他不是反基督,他想表达的,逻辑上和韦伯是一致的。也就是,理性主义,让我们质疑了宗教,我们选择了不去做郭尔凯郭尔的“纵身一跃”,是我们自己,用工具理性,杀死了“上帝”。

否定了上帝,信仰的大厦轰然倒塌,生命找不到意义,人们陷入了虚无主义当中。

上帝是宗教的范畴,你以为尼采让我们在信仰上崩塌而已么?他更无情、更彻底地否定了西方哲学的那些根基,也就是“形而上”的信念体系,在我看来,这种形而上的观念,正是理性主义的灵魂:表象世界背后有一个本质世界、世界充满了目的性、世界背后具备统一性。

得!尼采连这都给否定了,他说,这个形而上哲学家门的编造,编造这些虚假的思想来安抚人的脆弱的心灵,从而缓解我们遭遇挫败的痛苦、无力和卑微,但是,尼采血淋淋的告诉我们,欲望是真实的,我们的痛苦是无可避免的,我们应该“直面惨淡的人生”,去追寻诚实的英雄主义。

尼采说,人生本来就没有什么客观上的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人为制造和赋予的,形而上学的哲学家们发明出各种概率、真理、信仰,来掩盖“人生本来虚无”的真相,让我们陷入一种确定性的幻觉,在这种确定性幻觉中,得到慰藉。

那你说了,人生如果就是这么虚无,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死了算了!

尼采给出的结论是,这种虚空,反倒给你最广阔的创造自我意义的空间,就像西西佛斯勇敢、无为的推动巨石,用无尽的抗争,去对抗虚无。成为“超人”,成为自己的主人,用自己生命的意志力去创造,去书写,去给虚无的人生,赋予意义。

从虚无,瞬间又变为超人,如同过山车般的刺激,可是,尼采埋下了一个危险的地雷,每个人都是自己创造和赋予意义,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共同的视角么?我们不是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该如何别人相处?

欲望不再羞耻

佛洛依德是尼采的fans,他推崇尼采的生命意志,认为潜意识里隐藏着人的欲望本能,这种欲望本能是积极的、是不应该被压抑的、被抹杀的,是应该被解放的。这种释放欲望的人性观念,我们现在已经完全接受了。

我们现在在电影、文学、绘画、音乐诸多艺术领域,可以看到很多表达本能欲望的作品;在社会上,我们也会毫无顾忌的宣称自己是个“吃货”,表现出自己“性感”,公开的谈论欲望、表达欲望,这种观念的变化至今都在塑造我们的精神世界和道德生活。

萨特

前面我们说了尼采的“虚无”,是世界和意义的虚无;而萨特,是面对个人的虚无,推出了“自由”

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有意识,而意识本身就是一种虚空,所以,反推出,人本身存在本身和意识一样,都是虚空。有点玩概念哈,在我理解,大致就是和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一样,就是想强调,存在就是意识,意识就是虚无,存在就是虚无。

这个逻辑概念我们不玩了,我更感兴趣的是他的推论,既然人的存在根本上就是虚无,就像一张白纸(是哈,我们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所以我们是自由的,我们就可以给我们这个虚无不断地赋予意义,萨特把我们的存在,叫做一种“自为”的存在,我们自己可以给自己的存在赋予意义和本质。

人被判定为自由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为的存在,我们要去为自己寻找本质,我们有无限的可能性,我们永远不会“是”什么,而是永远都在“成为”什么。人是被判定为自由,自由是人的命运,人的唯一不自由就是不能摆脱自由,无论是受到多少限制,你是多么渺小,你从根本上都是自由的。

萨特说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自由,而是总是可以改变现状的自由,是否定了那种“我天生如此、我别无选择”的自由。

如果说尼采的自由,还有一些悲观色彩,是为了对抗无意义;那么萨特其实是一种积极的自由,是天生就赋予给你的东西,其实,更像我们每个人内心里的感受,至少我是这样,总是觉得自己就是天生自由的,是不受任何人约束和影响的。

但是,你不觉得,这种自由有被滥用的后果么?

我们为自己立法,我们的标准是自己来确定,我们赋予我们自己无限的可能,可是,任何自由的选择背后,都隐藏着责任和后果,这个在我看来,是自由的代价。

你做出了选择,你就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我们选择,背后是因为我们自由的选择了某个标准、价值,这个标准、价值观,依据的都是你自己的想法,这个是受尼采的影响,尼采告诉我们“上帝死了”,上帝死了,一切都被允许了,没有客观标准了,没有外在标准了,你的选择,就是你遵循你自己的生命意志。好吧,你就勇敢地面对这份选择的责任吧。

这就是绝对自由背后沉重的绝对责任

他人即地狱

上面说了,你要为你自己的自由选择承担绝对责任,能不独自承担这一切么?萨特的答案是,“不能”!

前面提过,人天生就拥有对自己的自由,所以人需要维持自己的自由和主体性,而把别人当做客体,人与人之间都在为主体性斗争,因为,获得主体性,才可以维护自己的自由,而失去主体性,沦为客体,就失去了这种自由性。所以,认为们注定要斗争、反抗。

在这点上,萨特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认为,人和人之间只有永恒的斗争,很难做到相互承认、平等尊重。

人注定是孤独的!

阿伦特

前面几位哲学家,都是在探讨个人和世界的关系,探讨现代人的精神危机,接下里的几位哲学家,是探讨关于现代社会政治方面的话题。

我们为什么需要政治、权威,个体独立、自由不香么?政治学有个两个假设,“资源匮乏”、“人性自利”,这样人们肯定会为了抢夺资源而相互冲突,人们也会满足自己的利益而去践踏别人,这些都需要一个牛逼的权威来制定一套公共规则,来维持公共秩序。那你说,人们凭什么就愿意被他统治,服服帖帖的呢?在古代,答案是靠暴力,也就是军队、警察等暴力机构,他还是唯一合法的暴力。但是到了近现代社会,前面我们说过了,人们经历了祛魅,经历了对自由的反思,人们不是单单就屈服于暴力了,人们还需要一个被统治的理由,我被你统治,一定是我心甘情愿或者我在某种契约下的,这种国家的现代性,就表现为理性主义构建下的人造之物,对于现代性国家的思考,我们第一位要提到的,就是“汉娜阿伦特”

我们前面在探讨理性主义时候,提到过韦伯对理性主义的反思,他形容现代官僚体系就像一部庞大的机器,每个人都是一个零件,高效运转中,可能逐渐丧失对鲜活生命的同情心和道德感,相信大家在生活中多少都会有所体会,当这种高度技术化的官僚化体系发展到极致,可能就是纳粹那样高效的对犹太人的屠杀,所以,现代社会,要坚守一种不可让步、无条件的道德感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阿伦特在反思纳粹对犹太人屠杀的过程中,她提出“平庸之恶”,她指的是艾希曼这种人,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浅薄”,一种平庸性,他放弃了思考,丧失了思考,甚至没有特别残暴的动机,只有执行。而对纳粹整体而言,他们为什么要这么灭绝人性的屠杀犹太人?他们甚至不是出于复仇、贪婪、取乐,他们也不考虑犹太人可以被利用的工具性,就是为了屠杀而屠杀,这种对待犹太人的极端做法,都不同于古代那种各种目的的屠杀,这点甚至让人困惑。

阿伦特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艾希曼,都有可能成为恶的体制中,为虎作伥的一员。我们能如何避免成为这样的一员呢?阿伦特给出的答案是,“独立判断”。你需要积极地思考,独立地判断,单单是服从主流规则、公共规则,你也可能会作恶,你可以会变得“依法作恶”。就如同在纳粹德国时期,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困境,如果你遵纪守法,可能你会犯下极其错误的恶。但是,反过来,你独立思考了,你怎么就能保证你思考的就是对的;你反抗了主流规则,你怎么就保证你就不会犯恶的错误呢。这点上,阿伦特并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她仅给出一些建议,如“忠实于自己,始终保持与自己相处,与自己交谈”,也就是始终过一种自我反思的生活,不断地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就如同纳粹下的人们,总是有像她提到的“安东-施密特”,那位解救了无数人生命的德国士兵一样,他给妻子的心中写到“请原谅我,我只是作为一个人类来行事,我不想伤害别人”。独立思考,作为个体,就会承担风险,真诚地去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并为此承担责任,这也是现代社会的公民格外艰巨的道德任务,用思考来恢复我们作为人的存在的本质。

波普

接下来是波普,我们知道波普,都是来自于他的“科学可悲证伪”的科学理论。但是,他基于此,还引申出批判理性主义,即对“问题的求解”,永远没有终点,所以也没有绝对的、一劳永逸的真理。按照这个逻辑,你永远无法根据一个完美的蓝图,去构建一个完美的社会,乌托邦不存在!

波普对那种改造社会的乌托邦充满质疑,他认为,对企图建构完美社会的理念的追求,往往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缔造人间天堂的企图,结果总是造就人间地狱”。他批判“历史决定论”,所谓历史决定论,就是人们相信历史的发展是一定的规律所决定的,一定会向着某个确定的目标发展,最终会实现它。波普认为,首先我们根本无法发现这个终极规律,原因是根本不存在什么绝对真理;其次,我们的知识的增加其实在动态地改变着这个社会发展的进程,我们发现一个新知识,我们的社会就可能被其完全改变。

波普不是否定了理性主义,而是,要批判绝对真理观,明白理性是有局限性的,警惕科学的自负和决定论的危险。

哈耶克

哈耶克是著名的经济学学家,他和凯恩斯有一场旷日持久的论战,他同时也是政治理论家。

他的核心观点叫做“自发秩序”,对于社会制度,除了人为设计之外,还存在大量的自然而然、自发演化出来的秩序,也就是自发秩序。比如很多社会习俗,行业帮规,不是权力和政府强制介入形成,而是人们或者无数个体的选择过程中,逐渐演化形成的结果。

就如同他推崇的“亚当斯密和大卫休谟代表的苏格兰启蒙运动”,倾向于把理性看做一种怀疑、反省和批判的能力,而不是可以掌控一切的能力。用审慎、批判的态度去质疑主流的理性主义,批判理性可以认识一切、规划一切的独断论,批判“理性的自负”

理性的自负,之所以自负,是因为我们往往很难逃脱一种诱惑,一种试图用理性去解决一切、整体设计的诱惑,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对现代社会的高度不确定性的焦虑,但是,这其实是一种幻象,虚幻的期望。我们必须承认,人类的必然无知,理性不能穷尽所有的知识,认识到理性本身的局限性,保持对理性万能的审慎和怀疑。

有些极权主义者往往具备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也有非常明智敏锐的理论洞察力,但是却常因为陷入一种乌托邦的幻想,而造成了人间灾难。通往地狱之路,是用善良的愿望铺成的

哈耶克往往被误解他是绝对的自由经济和自由社会的绝对支持者,其实,他并不反对一切计划性的政府行为,他真正反对的是“理性的自负”,是那种妄想能彻底扫除无知的、全知全能的计划方案。不是理性不好,而恰恰是因为理性很好用、很强大,所以更要警惕它被滥用和夸大。

以赛·伯林

来自英国的以赛·伯林,是一位出生在俄罗斯的犹太人,但是成长与英国,复杂的背景,让他具备一种他者气质,一种对所在世界的“抽离感”,是一位冷静的局外人。

伯林提出了著名的两种自由的概念,一种是消极自由,一种是积极自由

所谓消极自由,就是指,我完全拥有对自己的掌控,我不想作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而,积极自由,就是指,我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听上去,区别也是不是很大嘛。其实,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消极自由,强调的是一种完全不受干涉的自由,即使我什么都不做,我仍然拥有这个权利,因为我的权利就是什么都可以不做。

但是积极自由,只有你去做你才可以实现,或者说,才算是达成了积极自由,你说了,那我选择啥都不干,跟积极自由也不冲突啊。但是,在讨论积极自由的时候,人们总是认为,行动的个体是一个理性自我,与之对比,还存在一个懒惰的、非理性的自我,谈论“积极”二字,就是尽量要让理性的自我,去战胜非理性的自我,达成高级的、积极的目标。

太抽象,举个例子,我本来应该写作业,但是我犯懒,我就不想写,我选择拖着,不写,同时,我还拿起手机玩呀玩。这里,我选择不写,实际上是一种消极自由,虽然在一般人眼里,这是一种消极自由的滥用。同时,因为我没有写,所以,我并没有实现积极的自由。看到这一切,你如果是个爸妈,你肯定气死了,你肯定想敲打着孩子的小脑瓜,告诉他“自律给我自由”。

所以,我们回过去,再看两者的定义:消极自由,就是不受外界的干涉、阻碍;而积极自由,就是要用理性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注意噢!是用理性,用好的,积极的方法。

到了这里,你是不是隐约感到一丝不舒服,啥叫“理性”,啥叫“积极”,啥叫“好”?我爸妈用这种“好”来要求我,我可能还会听听,我还能碍于亲情的羁绊,做一做“积极”的事;但是,这个爸妈,如果换成了政府,我就要开始警惕了;那要是这个爸妈换成了极权体制、换成了纳粹,我还应该听他们的,按照他们所谓的“理性”来做事情,甚至去屠杀犹太人么?

你可能会说,我作为父母,也不能看着你天天吃垃圾食品、吸毒、滥交、堕落啊。你是有你的消极自由,但是,那确实会毁了你呀!所以,伯林其实,也不是支持完全的的消极自由,但是,他更偏向于消极自由。他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是需要强制的,牺牲掉一些消极自由,但是,这种牺牲,一定换来的是安全、或者必要的秩序,但是,这些牺牲,绝不是换来什么更高级的自由,或者,一些假大空的概念或者价值,是要非常非常谨慎地做出这个牺牲的。积极自由更容易被滥用,因为,他更容易被赋予一些,高高在上的、抽象的、具有煽动性的概念或者价值,从而让它无限扩张,吞噬掉所有的消极自由,什么是活的自由。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犹太人悲剧,苏联的大清洗,我们的文革浩劫,都是值得警惕的一个个鲜活的案例。

伯林另外一个观点,是“价值多元论”。他认为,永远不可能实现价值的一元化,那是一种幻想,因为,统一总让人感觉是完美的,是和谐的,所以,对什么是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社会,人们也有一种几乎偏执的执念,想使用一个统一的价值尺度,来构建整个社会。但是,伯林认为这完全是一种幻觉,因为,一旦你产生这种对这种你认为唯一的美好价值的追求的时候,就必然会去否定其他的价值体系。而,这世界上的各种价值观,你又无法去度量,它们之间也无法换算,所以,你就评估它的价值,没有一个尺度,就更导致,你无法统一这些价值观。最终的结果,价值冲突在所难免了。不过,伯林不认为价值是完全主观的,一人一个样,而是,还是可以形成很多共识的价值,每一种价值,都是一些共同性的汇集,而不同价值观里,也包含了一些共同性,这也为多元价值之间的沟通提供了可能性。

马尔库塞

接下来,左派之父,马尔库塞登场啦。

风起云涌的60年代,从巴黎五月风暴到华盛顿反战大游行,到处是革命的身影。那时候,人们推崇3M,分别是毛泽东、马克思,最后一个M,就是马尔库塞。

前面伯林担心积极的自由会被滥用,被极权体制拿来当做紧固和迫害人们的手段。但是马尔库塞却说,有一种对自由的控制,更可怕,就是让人们心甘情愿的被奴役,一种“非恐怖的极权主义”。而美国的资本主义和发达的工业社会,就是这种体现。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享受着富裕的生活,但是,人们却已经被悄悄地控制了。这种控制的方法,就是靠“消费主义”,满足你的消费欲望。资本家需要从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中赚取利润,所以,他们需要不断地刺激你的消费,即使是你不需要的东西,也要想尽一切办法推销给你,用广告去营造种种的所谓的时尚、品味、生活品质的幻象,来不断地制造出“虚假的需求”,然后,你会不断的升级你的欲望,这背后就需要更努力的工作赚钱,来持续这个轮回。逐渐的,你就完全地、心甘情愿的被资本家所奴役,成为被异化的劳动者或者叫做劳动工具。

人们永无止境的去追逐“虚假的需求”,最终使得“商品拜物教”、金钱,成为我们实质意义上的普遍信仰,这种生活使我们丧失了真正的自由,人们陷入了“舒舒服服的不自由”,难以察觉社会对自己的控制,无从反抗。

不过,你可能会说,这样不是挺好的么,我愿意被这样奴役,我心甘情愿,我爽了就可以。但是,马尔库塞指出,如果这个交易公平的话,倒也罢了。它实在是太不公平了,简直是欺诈!这种富余的生活不是不好,而是我们付出的代价太过昂贵了,这个代价,就是我们丧失了“人”的身份,我们已经被“物化”,被“异化”了,我们不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了。马尔库塞借助马克思所说的“人们在为资本家的劳动中,肉体和精神被摧残,导致,人们只有在吃喝拉撒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劳动)的时候,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想想当下的996、福报、加班到猝死,不正是这生动的写照么。你会为你的房贷背负20甚至30年的奴役,你哪里还有什么自由,这个代价实在是过于大了,不是么?这就是马尔库塞所说的“自由的奴役”!

所以,马尔库塞说,资本主义根本不是一个真正自由开放的社会,而是“单面”的,或者而说“单向度”的社会,人们在这样的一个工作、生产、消费的循环中,陷入这样的一个单一的生活模式中,人们想的就是“如何赚钱,如何消费”,人们在这个无限的循环中打转,成本为被奴役的人,成为单向度的人。

正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矛盾,需要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才可以改变一样,马尔库塞也认为,资本主义的这些问题,需要其他阶级对齐进行革命。但是,他认为,工人阶级已经丧失了战斗力,试想一下,你和你的老板,穿同样的品牌,带同样的手表,看同个牌子的电视,旅游同样的圣地,你还会觉得阶级间的巨大差异和被压迫感么?原本激烈的阶级矛盾通过这种方式被巧妙地化解掉了。工人阶级已经被整合到资本主义的体系之内了,成为利益链条的上的相关者,他们变得“投鼠忌器”了,他们被“收编”了。

但是,你可能说,美国不是还有工会、有反叛的人群、有各种反对的声音么?资本主义的体系里,还是有无数的抗争力量的呀。他们难道不是在反抗么?是的,但是他们远未到革命的程度,他们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单向度的资本主义社会了。举个例子,连当年最具反叛精神的摇滚音乐,也都被音乐工业所收编,那些充满反叛精神的摇滚青年,如今都已腰缠万贯。而那些坚持反叛精神的歌手,早已被音乐工业边缘化,消逝在人们的视野里了。资本主义就是有这种神奇的功能,它可以用这种软性的手段,消灭掉这些“异端”,同化掉她们,使他们失去反抗的力量。

随着60年代的革命激情散去,马尔库塞的影响力也逐渐散去,但是他的影响确实深深的影响了社会的各个方面,诸如种族平等、民权、社会正义、女权运动、同性恋平权等等,都有他思想的影子,他的思想可谓对现代社会影响巨大。当初他思想感召下走上街头,反对越战,反思资本主义,那些“垮掉的一代”,那些“嬉皮士”,也已经认识到这个世界的残酷,虽然他们还是被迫要生活在这样的资本主义时代,但是,他们思想中的烙印,在他们成为社会的中坚后,也深深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这个世界。

自由主义

接下来的学者,都是和自由主义和平等这些概念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所以,在继续往下之前,有必要先对自由主义的概念做一些澄清和阐述。

在古代,有国王、贵族、农民,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等级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定的权利,到了法国大革命,这种等级被打破,摧毁了等级制度,人生而平等和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自由和平等是一对矛盾体,它们有时候是对立的。最早的自由主义是洛克古典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和基本权利,限制国家的干预,他推崇的是不受强力压制的消极的自由(消极自由的概念前面伯林解释过),在政治上提倡宪政⾃由。到了19世纪,密尔提出了现代自由主义,强调坚持自由的同时,要重视平等的价值,注重社会公正和平等,比如对少数人的权益的维护。当今社会,除了自由、平等,还要加上一个“多元”,它恰恰是自由的一个衍生物,你可以自由地选择你的价值和生活方式,这三者成为现代社会的不可逆转的基本条件。记下来的哲学家们,也是围绕这些内容进行研究和讨论的。

罗尔斯

罗尔斯是代表作是《正义论》,他就是在讨论平等这个范畴,也就是探讨,怎样构建一个公平的社会制度。

他提出一个有意思的概念“无知之幕”,就是你躲在一个幕布后面,你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能力、性别、信仰等等的一切特质,回到一个“原初位置”,成为一个彻底自由、完全自利的理性人,然后,你和别的这样的人一起,一起签订一个“契约”,制定大家一起生活的规范,而且承诺,签约后和自己恢复记忆后,都会严格遵守。这个时候,每个人都会顾忌,自己“恢复记忆”后,可能会是任何身份、能力的人,所以,一定会非常谨慎和审视,这样的一个契约出来,一定是最符合所有的人福祉的契约。

那么问题来了,在大家一起商讨这个契约的时候,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 罗尔斯提出了以下原则:一、平等的自由,这个和洛克的观点差不多,就是拥有那些基本自由,如言论、信仰和拥有财产的自由。二、平等的机会,这个平等的机会,又可以分为“公平的机会平等”和“差异原则”,也就是说,要考虑到你的禀赋、家庭后,再做到机会平等,你让一个富人家的孩子和一个穷苦家的孩子,一起去竞争一个升学机会,本身就不公平,所以要权衡这个升学设计,力求消除这些先天优势造成的不平等,再让他们在一个“公平的起跑线”上展开机会竞争。而差异原则,是面向那些生活状况最差的人、弱势群体,机会竞争的结果,同时应该让那些最弱势人群得到改善,你竞争你们的,但是你们得到的好处,应该可以分给最差的那些人一些。

罗尔斯的正义论,符合我们的道德直觉,排除掉那些先天的优势、运气的因素,力图做到真正的平等,也兼顾了最弱势人群的照顾。貌似非常的完美了,但是,就是有人还要鸡蛋里挑骨头,哈哈,这个人就是诺奇克。

诺奇克

就如同,我们警惕积极自由一样,我们对公平的偏好,是不会会侵犯到自由呢?这个就是诺奇克的关注点。

他说,罗尔斯说,在机会平等过程中,会消除掉个人的先天优势,这难道不是对人的自由权利的侵犯么?诺奇克提出了“自由至上论”,个体的权益绝对优先,不允许被侵犯,对任何限制,都有给出很强的理由,才能被接受。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都加持自由原则,自由市场不受任何干预。

诺奇克强调的不是分配争议,而是持有正义。我们最重要和根本的拥有,是我们自己,诺齐克称之为“⾃我所有权”,⾃我所有权的正当性是诺齐克理论的前提,我的事,我说了算。再往下,是财产获得正义,是通过自己的劳动、继承于父母等获得的财产,是正当的,否则就是非法的。然后,是财产的转让正义,只要是自由自愿交换或馈赠,都是正当的。所以,获得正当和转让正当获得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公正的社会。

所以这样推演下去,诺奇克的正义理论,是具备历史追溯的,你祖上不合理的资产获得就是不正义的,比如要归还印第安人的土地。而对于穷人的救助,也不能靠从富人手上征税转移支付,而只能靠慈善,因为慈善才是符合转移的原则的,是自愿的行为。所以,诺奇克的国家概念,是一个最小政府,它只保障公民的基本自由和安全,确保契约的履行,个人间的自由贸易政府也无权干涉。

所以,不觉得,诺奇克和伯林差不多么?都是消极自由的提倡者,都注重个人的权益,反对外界的强制和干涉,即使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理由。而罗尔斯更偏好积极自由,和卢梭、密尔一样,更看重社会的公平,更站在多数人的福祉的基础上看待世界。

德沃金

德沃金不像诺奇克,他更像罗尔斯,也关注“平等”。

我们前面讨论过,罗尔斯设计了“无知之幕”,让大家享有公平的平等机会,还要照顾那些弱势群体。恰恰是在对待弱势群体这方面,德沃金会追问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弱势群体的每个个体的弱势状况,如果是他自己不努力甚至自甘堕落,那这样的人不值得救助。这个便是他的一个观点“敏于志向,钝于禀赋”,就是我们在进行社会分配的时候,对人的禀赋导致的不幸应该给予帮助,而要对一个人由于志向选择导致的不幸和弱势,不应该予以太多的帮助。说白了,就是,这个是你自己选的道路,请含着泪自己走下去。我们把钱省下来,去帮助那些真的能力差、身体残疾导致的生活穷苦的人们。

在我看来,德沃金是罗尔斯思想的升级版,更细化了罗尔斯在公平方面的内涵,更深入细致的进行了阐述。

德沃金的平等观里,有两个原则:“平等的尊重和平等的关怀”,前者是给定了对和我们能力同等的个体的态度,对别人,我们应该尊重他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点,甚至于国家都无权干涉任何人的生活方式,德沃金称之为“国家中立性原则”,这点上,倒是和诺奇克的自由至上有些神似。而“平等的关怀”,则是面向比我们弱势的人们的态度,但是,不是一种一刀切的平均主义,不是简单的给予他们“平等的待遇”,甚至不是高高在上的怜悯,而是真正把他们当做平等的人来看来,要针对他们每个人所处的环境,给出不同需求的帮助。这点上,体现了德沃金的人文层面的关怀,把弱势群体也当做平等的完整的人来看待。

桑德尔

接下来这位,估计很多人都熟悉,他就是哈佛那门经典的公开课“公正”上风度翩翩的教授:桑德尔。

前面的柏林、诺奇克,是典型的“个人主义”者,而罗尔斯、德沃金虽然关注公正平等,但是仍然对“个人的自由”非常重要,都是放在他们观点的首位的。你发现没有,他们其实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一个人所在的微观生活环境,比如你的家庭、你的工作伙伴、你所在社区、你在网上参加的群、论坛等等,在这里,同一个给出一个概念“社群”。桑德尔不同于前面的这些自由主义的大家们,他认为,人们不能脱离开和你相关的社群,而独立的大谈个人自由主义,一个人,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他内心中的各种思想,其实是他在社群中生活的结果。所以,桑德尔关注是另外一个视野的理论“社群主义”。

社群主义的观点认为,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人构成了社群,你从小到大,经历各种各样的社群,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社群,才造就了今天的你。所以,先有社群,才有你,这无疑是对个人主义特别是个人自由至上的观点的一个很大的冲击。

就如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提到的,人是一种会讲故事的动物。人们只有理解了自己成长的过程,才能明白自己为何成为今天的自己。而人的故事绝不是凭空存在的,一定是你从小经历的这一切,你的故事是你在你的社群关系中不断地形成、展开的,它是连续的、连贯的。也就是在这样一个自我相关的无数交织的社群故事中,你逐渐明确了“你是谁”,你该如何做出任何有意义的选择。所以,人根本是无法离开社群的,罗尔斯的“无知之幕”是不可能成立的假设,它让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故事,成为毫无个性抽象的人。所以,桑德拉批评自由主义的个人观,把人看做是孤立的原子,成为“无所牵绊的个人”。

诺奇克只是社群当做工具,比如他把国家唯一的功能就是保障个人权利、维护个人福祉;罗尔斯好一点,他把社群称之为“情感性的社群”,他认为社会是一个互惠互利的体系;桑德尔对社群的理解,远重于他们两位,他认为,人和社群是纽带关系,社群从根本上定义了“你是谁”,它塑造了你的身份认同、生活理想、道德感、责任意识。个人的目标是和社群紧密相关的,所以个人作为社群成员,是有义务的,是与生俱来的,你的生活故事,只是更为宏大的社会故事的一部分,是蕴含在无数他人的故事之中的,包括你的家族、你的先辈的故事,延续到了你这里,是无法割裂的。这种责任和义务,是无法摆脱的,是生而带有的,是历史的。这点上,我们作为中国人可能感受更为深切,但是对于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契约之外无义务,都是一种比较大的冲击。

沃尔泽

我搜了一下,关于沃尔泽的信息比较少,反倒搜到一堆齐泽克的信息,呵呵。不过,刘擎老师介绍沃尔泽给我们,是有他的道理的。沃尔泽解释了个人主义为何会出现。沃尔泽是社群主义学者,但是他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会有个人主义。

前面,桑德尔向我们阐述了人是不可能独立于社群存在的,“无所牵绊的个人”是不存在的,但是,为何个人主义还是在这个世界上横行,而且,基于此建构了自由主义。

但是,沃尔泽作为社群主义学者,他批判自由主义在理论层面是不成立的,甚至是有害的,但是,他指出,这个世界确实塑造了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这里注意和个人主义的区别,个人主义上来就承认每个人是一个独立的、自由的个体,而沃尔泽则说,孤独的个人,是这个社会造成的,前者是基础,而后者是结果。

他认为,我们每个人,被这个社会逐渐逼迫成了“孤独的个体”。在他看来,当今这个世界、这个社会逐渐变得高度流动:地理上的流动性,让我们离开故乡,对故土的忠诚度逐渐淡化,过去宗族和固定的社群关系被打破;社会身份的流动,让我们和父辈不再是一样的身份、过同样的生活,我们的故事,变得和我们的父辈截然不同;婚姻关系的流动,独身、分居、离婚、再婚,让最亲密的家庭关系也变得不在稳定;政治上的流动,人们针对政治信仰也会变动,随着居住地的变动,对政党的认可和忠诚也随之改变。而,人们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愿的结合成新的社群,这种结合是自由的、自愿的,区别于社群主义那种与生俱来的绑定关系,这听上去是不是很好,很不错,是吧?但是,自由总是有代价的,越是容易获得的关系,越不稳定,导致这些社群也不稳定,你可能随时因为搬家、工作等退出一个个社群。我们每个人,都变成孤立的、原子化的自我,这个可不是自由主义最开始假设的那个完全自由的自我,而是一个被流动的社会逼迫成为的自我。

沃尔泽虽然是社群主义者,但是他悲观的说道,“社群主义不可能战胜自由主义”,自由社会造成的忧伤、失落和孤独,以及政治冷漠,都在逐渐成为这个世界最真实的一个个场景。

(未完待续…)

泰勒

哈贝马斯

亨廷顿

福山

附录

TODO:把常看的一些现代性哲学视频链接贴上来